佛历2569年 公元2025年

 

推荐资讯
相关文章
    无相关信息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



 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书轩文集 > 佛教常识

居士不姓释-----东晋释道安

 作者:  资料来源:不详  发布日期:2009-11-30  点 击:

20080514054357310.jpg

  现在发现一个奇怪的现像,就是居士称自己为“释某某”,这个情况不知起源於何时何地。
  姓氏的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以此来表示其归属的家族,传承的血脉,延续的是什麽人的後裔。在东晋以前出家人的姓氏比较多,比较复杂。比如外国来中国的法师,大多数都以其故国的名字为姓,如:康僧铠 丶康僧会(此是康居国人), 竺法兰丶竺佛朔丶竺叔兰 (此是天竺人) , 支娄迦谶丶支道林丶芝遁丶支谦等(此是月支国人),安世高丶安玄(此是安息国人);也有以三宝名字作为姓的,如:佛陀耶舍丶佛陀跋陀罗(佛就是佛陀的简称),达摩难陀丶达摩波罗(达摩译为法),僧伽提婆丶僧伽难提(僧伽简称僧);也有仍用俗家姓氏的,如中国最早出家的严佛调丶第一个受戒的朱士行等,还有最多的是跟师父姓。
  针对当时出家人的姓氏比较混乱,其姓氏来源也多是随师姓,道安大师发现原来出家人的姓氏太过混乱,不适宜佛教的统一和发展,就倡言:“佛以释迦为氏,今为佛子者,宜从佛之氏,即姓释。”开始大家都有些茫然,等到《增一阿含经》传译过来,其二十一品有云:“四大河入海,亦无本名字,但名为海,此亦如是。有四姓,云何为四?刹利丶婆罗门丶长者丶居士种。於如来所剃除须发,三法衣,出家学道,无复本性,但言沙门释迦弟子。……是故诸比丘,诸有四姓剃除须发,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,彼当灭本名字,自称释迦弟子。”天下僧人乃信服而从之。
  《易居录》卷22云:“沙门自魏晋已来,依师为姓。道安尊释迦,乃以释为氏。後见《阿含经》云四河入海,无复河名,四姓沙门,皆称释种。自是遂为定式。为沙门称释之始。”於是後来中国出家人都以释为姓成为了定式。
  在家居士为什麽不以“释”为姓呢?虽然七众弟子都是佛子,但是其在家出家还是有所区别的,出家人以“释”为姓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和在家居士有所区别。其次,居士者,居家之士也,要维持家庭,延续祖宗血脉,怎麽可以随意改姓呢?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出家者尚不改姓,只取法名。
  在佛世时,居士就不改姓,连名也不改,就是出家众也不改姓名。而改法名,乃至出家人统一“释”姓,这都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,为了表明自己归属於佛陀,所传承的不再是祖宗血脉而是佛陀法脉,所以不再用俗家姓氏丶名号。
  或许有人又要以什麽“平等丶无分别心”等等之类的话来反问我,为什麽出家人可以用,在家人就不可以用了呢?这些高调都不要唱,什麽事情都有一个约定俗成丶大家公认的问题。那佛经中还说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”,难道你到大街上都叫人家“爸爸丶妈妈”吗?对於姓氏是僧改俗不改,以成定式,大家所一致公认的。比如“和尚”一词,其本义为“亲教师”,是一个很崇高的称呼,一个寺院就一个和尚(方丈),那麽现在大街上的人看见出家人都称和尚,还能是“和尚”的本义吗,还能去那样理解吗?如果人家叫你和尚,你说:“我不是和尚,一个寺院就只有一个和尚。”那麽这样的结果会是什麽呢?“原来这些都不是和尚,都是‘假和尚’”。又如“法师”一称呼,按经典要求是很高的,现在已经成了通称,也不能再以那个标准去衡量。
  僧人统一“释”姓,是中国汉传佛教的特色和规式,为了使僧俗不相混烂,请各位收徒弟的师父自己要知道,不要再为皈依的在家弟子取名“释某某”,并且还堂而煌之的填在皈依证上面。
  对於皈依证上确实是如此写填的那些居士,也不要再以“释某某”而自称,可以但称法名(释德纯注:这样是最好的,或者在法名後面加上居士二字,也规范。),或者前面冠上俗家姓氏,如“张某某丶赵某某”等,或者就称本来的名字也未尝不可,这样也不会引起误会。

加入收藏夹】【 】【打印

上下篇章

上一篇:108和佛珠的关系
下一篇:寺丶院丶庵



 

相关信息

无相关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