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历2569年 公元2025年

 

推荐资讯
相关文章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



 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僧情心灯

开定法师:男女本无性不应受歧视

 作者:普陀书轩缘整理  资料来源:中国报第20版  发布日期:2011-09-25  点 击:

A001.JPG
A002.jpg

  近期国内的“女女”与“男男”同志婚礼,引起众人探讨与争议,且以佛教观点来讨论同性恋议题。
在欧洲国家云游参学数年的开定法师认为,同性恋这议题是不能回避的,这是良性乃至人性的议题,他以宗教情操来看待同性恋情结……

 

1. ◎达赖喇嘛说,站在藏传佛教角度不认同同性恋,但在社会层面应包容接纳。而星云大师则以“不可说,不可说”,巧妙回应引起争议的同性恋与同志结婚课题。
请问开定法师,佛教如何看待同性恋?

 

  佛法讲的是慈悲,慈悲就是圆融,圆融即是平等对待。佛陀成道时,在菩提树下说:“奇哉!奇哉!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。”因此,众生皆平等,不论男人或女人同性恋,他们都是有情众生,在这种情欲的支配之下,他们也有选择本身生存的条件,要尊重他们。
  这就好比有些死囚,之前虽做了滔天大罪,乃至被判死刑,但在佛法的角度,我们还是以慈悲心来对待他们,而不是抱着一种歧视或嗔恨之心看待。对于同性恋者,也应以这样的态度对待。
  世间至今普遍上还有人认为同性恋者罪有应得,在造孽;在佛法上,并没有这样的看待,因为基于众生皆平等,我本身的观点,也是回归到众生平等心的角度,来解读同性恋情结。
  每个众生都是平等的,佛性本清净,也无分男女相,无论同性或异性恋,其内在的佛性,是不应受到歧视及压逼的。
  无论同性或异性恋的情欲执着,我们称为“同修伴侣”,佛教允许在家居士能够过一种夫妻上的生活。在佛陀时代,已存在男人和女人的同性恋问题,只是社会上普遍接受的程度不同。如果当时的领导者或周围人士都能够接受同性恋者,他们就能够自由生活,过着和普通人一般的生活。
  同性恋者都是凡夫俗子,除非他们证果证觉。在整个过程之中,他们也是可以过着一般“同修伴侣”的生活,因为佛法讲人身难得,修行更加难得,既然他们能够有机缘碰在一起,至少不要忘记修行,这才是比较重要的一点。
  我是宗教家,我以宗教情操来看待同性恋议题,以良性丶人性的层面来尊重同性恋者,尊重个人权利与有权追求个人幸福。

 

2. ◎台湾的昭慧法师大力支持同志运动争取平等权利,您认同同志运动──同性恋合法化吗?

 

 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民情与立法,我曾看过一篇报导,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牧师,本身是同性恋者。他在美国的教会没有问题,但是当他回到马来西亚要成立一个教会,申请政府注册,就面对问题了。
  我想以另一种观点,即“以生存的层面”来探讨:就好比一条蛇,当它面对高楼大厦丶四面钢骨水泥,爬行在马路上,即会被杀害。就像同性恋者,生存的环境不被认同的话,也会被杀害,因为这是弱肉强食的社会。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国家的同性恋者,会去争取法律上的认同。
  我在欧洲国家,也有一些信众是同性恋者,家人丶朋友丶同事都可以接受丶认同他们,过着一般人的生活,他们都可以“出柜”。这也是为什么西方与东方人的观点丶思想模式不大相同之处,西方更加尊重人权,而东方却抹煞人权。这也是东丶西方文化教育之间的不足。
  基于人性上的尊重,同性恋者都是同修伴侣,他们可以一起禅修丶诵经丶拜佛丶讨论佛法,一样可以修行。
  他们可以透过修“不净观”,也可以通过在食物上丶生活作息上调整,自然就会慢慢超越情欲,念头转移,精进修行。
  同性恋者修行不是问题,关键在于他肯不肯用功,就好比异性恋者,如果他在佛道上懈怠的话,也是不能够获得成就。

 

3. ◎针对平面丶网络媒体报导同志婚礼,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媒体大事报导同性恋课题,您对媒体在这课题上扮演的角色有什么看法?

 

  媒体始终要回到良知丶良性以及人性化报导,才不会误导众生。一般上,所谓公正,就是没有偏袒任何一种真理的存在。
  近年来天灾人祸持续不断,媒体若只一味做负面报导,就会导致更多人内心不得安宁,而佛法的观点,则是促成众生安宁。因此,媒体要扮演良知丶良性的角色,净化人心,安定人心。

 

4. ◎请开定法师谈谈您近期回马,成立“慈护苑”──僧伽护理中心的因缘与理念……

 

  人口老化是当前乃至未来的世界性问题,为了因应这个现实的趋势,迎接未来教内人口严重老化,提早做好准备工作是必须的,所以,筹建佛教僧伽护理中心,是“慈护苑”的长期计划。
  人生于世,谁都难免老病死等忧悲痛苦,身披袈裟寻求自他解脱的僧伽亦然。许多僧伽在走过默默修行丶奉献道场的悠悠岁月后,也不可免来到这无奈的境地。
  “身安方能道隆”,僧宝也是社会人民之一,尽管现今社会福利提供多数人的生活保障,但现实中却有部分僧伽,未获得充分的医疗照顾,以致身陷困顿。要如何照顾这些全心奉献佛教的僧伽,庄严地走过这一世的娑婆人间?为此,我    期望有一个跨寺院的僧伽医护组织,来为僧团服务。
  佛教在近代普及的结果,国内医界有不少诚敬三宝的医护及行政人员,愿为僧伽提供妥善的服务。唯因缺乏整合的缘故,各僧伽普遍上所知不深。
  为了提供僧伽共享这份医疗资源,我们将优先整合这份中丶西医疗资讯。从佛法确知,临终一念是决定下一期生命去向的关键,而临终一念又绝对受现世一生的串习力所左右。出家人一辈子的努力内修,也无非希望能掌握得住自己临死的最后一念,以期能正念往生。因此,对于那些乏人照料的病危僧伽,我们愿意陪伴他,庄严地走完他的余生;给予适当的临终关怀,帮助他克服种种痛苦与恐惧,随正念舍寿。对那些丧葬事宜有困难的亡僧,他的后事,自然也是我们乐意承担的工作。
  这粒关怀僧伽切身问题的种子即将播种,让我们就从下种做起。竭诚希望您一起来灌溉,助它成长丶茁壮。有关“慈护苑”──僧伽护理中心活动详情,可电邮:
revkaiding@gmail.com联络。

 

【法师提醒】:
 “我是宗教家,我以宗教情操来看待同性恋议题,以良性丶人性的层面来尊重同性恋者,尊重个人权利与有权追求个人幸福……”

 

【开定法师简介】
1995年依止文健长老座下,于槟城洪福寺出家。
1998年于缅甸受南传比丘戒,随后于欧洲国家云游参学。
目前回大马筹备「慈护苑」之僧伽护理中心。

加入收藏夹】【 】【打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