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历2569年 公元2025年

 

推荐资讯
相关文章
栏目更新
栏目热门



 
您现在的位置: 首页 > 书轩文集 > 律宗菩提

什麽叫律宗

 作者:  资料来源:台湾般若精舍 书轩缘整理  发布日期:2009-10-12  点 击:

  律宗是依五部律中的《四分律》以弘通戒法的大乘宗派。其宗旨在於奉持《四分律》的净戒,而以一乘圆顿的妙理为旨归。佛教各宗派虽然都有修持法门,但由於律仪的繁复发展与各宗派的递嬗相承,本来是所有佛教徒所须共同持守的律则,便独立发展成一个专门的宗派。
  在早期,诸律都曾在我国弘扬,然而光大而昌行於後代的,只有《四分律》这一支。因此一般所说的律宗,就是指弘传《四分律》的“四分律宗”。
  早在三国时代,魏昙摩迦罗译出《僧只戒本》,敦请十位梵僧立羯磨法,首度开启以十大僧来传戒的先例,这是我国传戒的开始。北魏孝文帝时,法聪法师原本研习《摩诃僧只律》,後来精研《四分律》,并尽力弘扬,但当时他只是口授,并没有着作流传於世。到五祖慧光律师才开始撰着章疏,开启了对《四分律》注疏阐释的风气。比较重要的注疏有《慧光略疏》四卷丶智首的《大疏》二十卷丶法砺的《中疏》十卷,号称为“三要疏”,为时人所习用,而四分律宗的历祖相承,也就由此产生;到集大成的道宣为止,共有九祖。
  自六祖道云律师起,四分律宗开始分出流派,门下有洪遵丶道洪两位律师。洪遵律师传洪渊,洪渊传法砺。法砺住在相州,着有《四分律疏》十卷,其系统称为“相部宗”。法砺再传道成,道成传满意与怀素两位律师。满意住在西塔,弘扬相部宗;怀素住在东塔,弘扬“东塔宗”。七祖道照律师传智首,智首传道宣,道宣因为久居终南山而蔚成“南山律宗”。道宣虽然是四分律宗的第九祖,但他兴盛了律宗,因此便被尊为南山律宗的第一祖。
  世称“南山律师”的道宣大师,曾参与玄奘大师的译场,严守戒品,深好禅那,博通《法华》丶《涅盘》丶《楞伽》丶《胜鬘》等诸经之旨。唐高宗曾敕令僧尼须礼拜帝王与父母,道宣与玄奘大师等人上书力争,最後高宗才敕令僧尼只须礼拜双亲,而不必拜帝王。干封二年(六六七),道宣在净业寺创立戒坛,诸方前来求戒者有二十余人,为後世建立戒坛所依循。大师生平奖掖後进不遗余力,德行淳厚,为缁素所共仰。他的着作很多,关於《四分律》,有《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》十二卷丶《四分律羯磨疏》三卷丶《四分律戒本疏》六卷丶《拾毗尼义钞》六卷丶《比丘尼义钞》等,被称为“律学五大部”。四分律宗也因此大为风行,与相部宗丶东塔宗形成鼎足之势。
  与道宣同门的道世律师着有《四分毗尼讨要》一书,奉持他学说的人,就称为“要家”;奉持道宣律师《四分律行事钞》的人,则称为“钞家”。另外,相部宗系统的昙一律师,讲授《四分律》三十五遍,他兼弘相部律与南山律,曾作《发正义记》十卷,阐扬道宣的《四分律行事钞》,使南山律宗显扬於後世,荆溪湛然丶清凉澄观两人都曾在他的门下习律。
  在唐代时,律宗三家论争不绝,根本教义最大的差异在於对“戒体”看法的不同。戒体是受戒者在受戒法时所发得,而领纳於心中的法体,依这个法体之力,可以断恶存善。相部宗依据《成实论》提倡非色非心的戒体论;东塔宗依据《大毗婆沙论》丶《俱舍论》,认为戒体是色法。道宣因为精研唯识学,认为《四分律》在表面上虽属於小乘,但在精神上则通於大乘佛法,因此他用唯识的教义来探究戒体的本质,主张戒体是心法,也就是受戒时熏於阿赖耶识的种子。这个看法与相部宗较为接近,和东塔宗则大异其趣。相部丶东塔二宗在唐朝之後便日渐衰微,以後,所谓的律宗实际上就是指南山律宗。大抵来讲,我国初传律法时,四律杂弘,缺乏中心准则,到道宣律师继承智首律师的系统,以融通大小乘的精神来弘扬《四分律》,奠定了中国律宗的基础,使南山律宗成为《四分律》一脉相传的法统。
  唐末五代,教难及兵火不断,律宗与其他诸宗一时顿衰。到了明末清初,金陵古心律师登五台山,感得文殊菩萨在云端授戒,於是返回金陵灵谷寺开戒说法,重兴律宗。他的法嗣三昧律师寂光在金陵东南的宝华山开辟道场,主持戒席先後达百余坛,被尊为宝华山第一代,法流兴盛。直到太平天国作乱时,宝华山首当其冲,受到严重破坏,乱後重建,每年仍启建戒坛,但南山一脉曾一度失去三大部,到了清末,才由徐蔚如从日本请归,在天津刻经处重刊,可惜错误很多,以持戒严谨着称於世的弘一大师,发愿以毕生精力研究戒法,护持南山律宗,遍考中外律丛,校正三大部及其他律藏,使南山律又大放异彩。
  本宗所依用的典籍,以《四分律》丶《梵网经》等戒律典籍为主要依据,此外也依《法华经》丶《瑜伽师地论》丶《成实论》丶《唯识论》等,作为立教的大旨。其旨趣所归,则是“大小相融”丶“三学相即”的一乘圆顿妙理。

加入收藏夹】【 】【打印